作者列表


蒲松齡生活在明末清初,出身小商人家庭。蒲氏為淄川世家,熱衷功名。父親蒲槃時家道已漸中落,曾娶妻孫氏、董氏、李氏,松齡為董氏子。年少時,張獻忠、李自成起事、明朝滅亡、清軍入關,正處改朝易鼎之際,社會動盪。蒲松齡19歲時參加縣府的考試,縣、府、道試均奪得第一名,取中秀才,受到山東學政施閏章獎譽,「名藉藉諸生間」。康熙元年( 1662年),長子蒲箬出生。然而他在之後科舉場中極不得志,雖滿腹實學,鄉試屢不中,至46歲時方被補為廩膳生,71歲時,被補為貢生。平日除微薄田產外,以教書、幕僚維生。 康熙九年(1671年)八月,蒲松齡在江蘇省寶應縣為同鄉進士孫蕙做幕僚,後隨往高郵,一年後回家鄉,居家曾隨縉紳高珩、唐夢
The 王尔德 needed to edit. and we will make up for more information soon.
《彭公案》、《永慶生平後傳》的作者,生卒年代、真實姓名、生平事跡失考。都署貪夢道人撰,有光緒十七年貪夢道人的序。
作者生平待考關於谷月社 自小愛讀雜書,高中以後也曾嚐試寫幾個短篇。偶有佳作。 但因作品不多,又不喜歡面對出版社對待新人的慣有奚落,所以從沒有真正將作品交付他人出版。 二十年間,因生活中有許多動盪,以至於許多舊年手稿散落無蹤。對於一個用過心血寫作並有不俗成果的人而言,遺失作品可謂人生之一痛矣。 因此,自接觸電腦之後,對於電腦神奇的運算與存取功能懷有極高寄望。並私下期望有朝一日可以透過數位科技建立一個線上出版社,以數位平台發行作品,除具有保存作品的基本功能外,也能在分享中取得若干讀者的回響,從而使創作更具動力。 不過,要實現建立自有數位出版平台,顯然還缺少一些條件,最主要有三不足。 一,作品數量不足:自己發
桃樂絲是一個聰明能乾的女人,與她結婚,既是卡耐基家庭生活的幸福,也是卡耐基發展自己事業的保證。   卡耐基在同桃樂絲結婚前的一個月,設立了授權制度,從而奠定了後來的事業基礎。   1945年,卡耐基創立了他的私人公司——戴爾·卡耐基組織,以繼續自己的事業。卡耐基自任總經理,桃樂絲任副總經理。以後,在卡耐基逝世後,總經理一職就由桃樂絲擔任了。   在與桃樂絲結婚的同時,即1942年,卡耐基開始編寫一系列關於如何控制憂鬱和煩惱的小冊子,在他的課程中使用。   六年後的1948年,卡耐基把這些小冊子集結成書,定名爲《克服煩惱建立新生活的藝術》,書的銷售量達六百多萬冊,但始終沒能超過《影響力的本質》一書創下的空
煙水散人小說不只利用人物來傳達男女間「才學」的重要;更以「兩性」的情節,表達其對人生觀的見解。關於谷月社 自小愛讀雜書,高中以後也曾嚐試寫幾個短篇。偶有佳作。 但因作品不多,又不喜歡面對出版社對待新人的慣有奚落,所以從沒有真正將作品交付他人出版。 二十年間,因生活中有許多動盪,以至於許多舊年手稿散落無蹤。對於一個用過心血寫作並有不俗成果的人而言,遺失作品可謂人生之一痛矣。 因此,自接觸電腦之後,對於電腦神奇的運算與存取功能懷有極高寄望。並私下期望有朝一日可以透過數位科技建立一個線上出版社,以數位平台發行作品,除具有保存作品的基本功能外,也能在分享中取得若干讀者的回響,從而使創作更具動力。 不過,要實現建
鄧志謨是明代重要的通俗小說家和民間文學家,字景南,號竹溪散人(一作竹溪散人),亦號百拙生,饒州府安仁(今江西省余江縣鄧埠鎮竹溪鄧家)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神宗萬曆中前後在世。
宋應星(1587年-約1666年),字長庚,江西奉新縣北鄉雅溪牌坊村(今宋埠鎮牌樓村)人,漢族江右民系。明朝著名科學家。英國漢學家與歷史學家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的狄德羅」。 童年時的宋應星與其兄宋應昇同在叔祖宋和慶開辦的家塾中就讀,先師於族叔宋國祚,後學於新建舉人鄧良知。 明萬曆四十三年(西元1615年),二十九歲的宋應星與兄長宋應昇一同參加江西省鄉試,全省有1萬餘人應試,考中錄取109人,奉新縣僅宋氏兄弟二人中舉,時人稱為「奉新二宋」。宋應星名列鄉試榜第三,宋應升名列第六。 後來他前後5次應試,1616年、1619年、1623年、1627年、1631年,皆不第。感於「士子埋首四書五經,飽食終日,卻不
 皮埃爾·洛蒂原名於里安·維歐( Julien  Viaud,1850—1923),出生於法國西部夏朗德河口羅什福爾市一個職員的家庭,他從小迷戀大海,早就夢想作爲水手周遊世界,后來他果然成爲一名海軍軍官,從事海上職業達四十二年之久。他走遍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沿海地帶,到過美洲、大洋洲、土耳其、塞內加爾、埃及、波斯、印度、巴基斯坦、印度支那、日本、中國……豐富的閱歷源源不斷地給他提供寫作素材,他甚至不需要多少想象力,僅用白描手法記下沿途見聞,便足以構成使讀者着迷的奇幻畫面。
從十九歲起就想寫一本小說,卻遲遲未能下筆。 其間三十幾年,為了工作所寫的新聞文章,應該也有百萬字,但我始終不能下筆寫小說。 我知道我可以寫,也可以寫得精彩,但我對於能不能把一部作品從頭到尾寫完毫無把握。 如果不寫小說,寫別的東西,我不只難以持續,我想我甚至連動機都沒有。因此,工作之外,除了不曾間斷但也不成篇章的筆記之外,我什麼完整的作品都沒寫過。 對於一個在青年時代曾經被三毛預言會在文壇發亮的人來說,我的表現無疑對不起三毛,也對不起三毛口中那份獨特的稟賦了。 直到五十二歲,我才寫出了這一部作品。

作者生平未詳。自小愛讀雜書,高中以後也曾嚐試寫幾個短篇。偶有佳作。 但因作品不多,又不喜歡面對出版社對待新人的慣有奚落,所以從沒有真正將作品交付他人出版。 二十年間,因生活中有許多動盪,以至於許多舊年手稿散落無蹤。對於一個用過心血寫作並有不俗成果的人而言,遺失作品可謂人生之一痛矣。 因此,自接觸電腦之後,對於電腦神奇的運算與存取功能懷有極高寄望。並私下期望有朝一日可以透過數位科技建立一個線上出版社,以數位平台發行作品,除具有保存作品的基本功能外,也能在分享中取得若干讀者的回響,從而使創作更具動力。 不過,要實現建立自有數位出版平台,顯然還缺少一些條件,最主要有三不足。 一,作品數量不足:自己發行三、五部
The 佚名 ; 和风 [編譯] needed to edit. and we will make up for more information soon.
褚人獲(1625~1682年),字稼軒,又字學軒,號石農,江蘇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終身不仕,文名甚高,能詩善文,尤喜涉獵歷代稗史軼聞,著作頗多,最能代表其文學成就的是《隋唐演義》。他有多方面的才能,著作頗豐。傳世的有《堅瓠集》、《讀史隨筆》、《退佳瑣錄》、《續蟹集》、《宋賢群輔錄》等。他交遊廣泛,與尤侗、洪升、顧貞觀、毛宗崗等清初著名作家過從甚密。
 邵廷采(1648年-1711年),原名行中,字念魯,又字允斯,浙江餘姚人。清朝初年學者。 邵廷采祖父名邵曾可,字子唯,號魯公,明朝末年學者,是沈國模的學生。邵廷采父邵貞顯。 康熙三年(1664年),十七歲,從師於韓孔當。二十歲時,與學者毛奇齡交遊,嘆服毛的學識。年少時從學於劉宗周。推崇王學(陽明學)。成為縣學生。不應科舉。 曾從學於黃宗羲、董瑒、王正中等。通刺擊的武藝,通兵法。施琅出征台灣前,一次偶爾在杭州遇到邵廷采於西湖之畔。邵廷采向施琅縱談東南沿海兵事,施琅大為驚訝。 中年時曾遊歷西北邊關,走過潼關。曾在姚江書院講學。晚年時,致力於著述。曾經向黃宗羲了解明朝末年之故事,想把這些掌故彙編成書,沒
The 路易斯卡羅 needed to edit. and we will make up for more information soon.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人, 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鍾惺(1574年-1624年),字伯敬,號退谷、退庵,別號晚知居士。湖廣承天府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明代竟陵派文學家。著有名篇《浣花溪記》、《遊武夷山記》及《夏梅說》等。 鍾惺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考取進士,曾任工部主事。萬曆44年(1616年)與林古度登泰山。官至福建按察司僉事提督學政。天啟3年因丁父憂而辭官歸鄉,閉戶讀書,室名隱秀軒。但卻遭福建巡撫南居益上書彈劾他敗壞文人形象。1年後,譚元春力證鍾惺為孝親之人,如曾照顧生父和繼母,以示其德行良好。雖然譚氏極力維護鍾氏的人格,然而未幾閻若璩批評他的辯解。鍾惺晚年入寺院,卒於天啟5年6月。有《隱秀軒集》傳世。而顧炎武其後在《日知錄》中舊事重提。他提
讓-雅克·盧梭(法語: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是啟蒙時代的瑞士裔法國思想家、哲學家、政治理論家和作曲家,與伏爾泰、孟德斯鳩合稱「法國啟蒙運動三劍客」。 盧梭所著的論文《科學和藝術的進步對改良風俗是否有益》及《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對哲學的發展極其重要;其《社會契約論》中所論述的人民主權及民主政治哲學思想的深遠影響可見於近代的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以至現代的政治、哲學還有教育思想。他認為不論是傳統和現代的公民社會,都一樣始於私人財產。 盧梭的小說作品《愛彌兒》(Émile)是一篇關於全人公民教育的哲學論文,其言情小說《新愛洛伊斯》對前浪漫
今儒家拘泥耳目,未能及遠,不睹醫經本草之書,方家循守俗書,不察古本藥性異同之說,又見明李時珍作本草綱目,其名已愚,僅取大觀本,割裂舊文,妄加增駁,迷誤後學。予與家鳳卿集成是書,庶以輔冀完經,啟蒙方伎,略以所知,加之考證,本經雲,上藥本上經,中藥本中經,下藥本下經,是古以玉石草木等,上中下品,分卷,而序錄別為一卷,陶序朱書雲,本草經捲上,注雲,序藥性之源本,論病名之形論,卷中雲。玉石草木三品,卷下雲蟲獸果菜米合三品,此名醫所改,今依古為次,又帝王世紀,及陶序,稱四卷者,掌禹錫雲,按舊本亦作四卷。韓保昇又雲,神農本草上、中、下、並序錄,合四卷、若此,則三四之異以有序錄,則抱朴子養生要略。太平御覽所引起神農經
許地山台灣台南人,1894年2月4日(清光緒19年12月28日丑時)生於台南府城延平郡王祠附近的自家莊園窺園(人稱馬公廟許厝),乳名叔丑、丑官,母吳慎。父親許南英是清帝國台籍進士出身,襄助劉永福在台南延續台灣民主國,鼻祖許超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住在荷蘭管治下的赤崁教書。 虛歲3歲(實約18個月)時於1895年末1896年初隨母、大伯父、嬸等20多位家人逃到台南府城南門外,後由安平港坐船離台到汕頭,住汕頭鮀浦(現在廣東省汕頭地級市金平區鮀蓮街道)桃都的許家祠堂,1896年在鮀浦由吳獻堂先生開蒙。 父許南英在台灣民主國事敗後從安平經廈門到汕頭依親,過東南亞暹羅、新加坡等發展,後寄籍福建漳州龍溪,在

The 谷月社 needed to edit. and we will make up for more information soon.
雪兒海特出生於密蘇里州聖約瑟夫市,父母是Paul Gregory和Shirley Hurt Gregory,後來她從繼父那裡繼承了海特的姓。1967年她從佛羅里達大學拿到了歷史學碩士學位。然後進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社會史學博士,但並沒有完成,她後來回憶說是因為當時哥倫比亞的保守氣氛與她的女權思想格格不入。 
皮埃爾·勒魯(1797—1871)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哲學家、小資產階級空想社會主義者。 他出身於巴黎附近一個工匠的家庭,由於早年喪父,他不得不中斷學習,去當瓦工和排字工人,以供養家庭。他刻苦學習,閱讀了空想社會主義者和法國啓蒙思想家的大量著作、特別是盧梭的著作,深受盧梭的自由、平等思想的影響。 
《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封神傳》、《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是一部中國神魔小說,關於作者,一說是明朝的陳仲琳,也有人認為是明代道教學者陸西星,另一說為《金瓶梅》的可能作者王世貞一夜寫成,亦有人說是吳三桂的部下。
 未詳
沈括生於官宦之家,父親沈周和祖父曾任大理寺丞,外公許仲容曾任太子洗馬,舅舅許洞是咸平三年(1000年)進士。自幼勤奮好學,十四歲時就讀完了家裡的藏書。曾經跟隨父親到了不少地方,增長了不少見識。十八歲至南京,對醫藥產生興趣。皇祐三年(1051年)沈周去世,至和元年(1054年),沈括以父蔭入仕,任海州沭陽縣(今屬江蘇)主簿。修築渠堰,開發農田,頗有政績。嘉祐六年(1061年),任安徽寧國縣令,倡導並發起了修築蕪湖地區萬春圩的工程,並撰寫了《圩田五說》、《萬春圩圖記》。 嘉祐八年(1063年),中進士,任揚州司理參軍。治平三年(1066年),入京編校昭文館書籍。熙寧年間,宋神宗趙頊用王安石為相,進行改革,
臨海逸叟詳細生平已不可考據。 自小愛讀雜書,高中以後也曾嚐試寫幾個短篇。偶有佳作。 但因作品不多,又不喜歡面對出版社對待新人的慣有奚落,所以從沒有真正將作品交付他人出版。 二十年間,因生活中有許多動盪,以至於許多舊年手稿散落無蹤。對於一個用過心血寫作並有不俗成果的人而言,遺失作品可謂人生之一痛矣。 因此,自接觸電腦之後,對於電腦神奇的運算與存取功能懷有極高寄望。並私下期望有朝一日可以透過數位科技建立一個線上出版社,以數位平台發行作品,除具有保存作品的基本功能外,也能在分享中取得若干讀者的回響,從而使創作更具動力。 不過,要實現建立自有數位出版平台,顯然還缺少一些條件,最主要有三不足。 一,作品數量不足
 俄國作家。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出身於沃羅涅日市沒落的貴族家庭,父親阿歷克謝·尼古拉耶維奇·蒲寧是個敗家子,貪杯濫賭,將財產揮霍一空,母親柳德米拉·亞歷山德羅夫娜常難過落淚,後來全家被迫遷居到祖父的布蒂爾基田莊,後寄居外祖母的奧勒爾省莊園,蒲寧的童年在寧靜的鄉村生活度過。1881年蒲寧在葉列茨縣貴族男中讀書,但中途輟學。由於家庭的經濟狀況每況愈下,蒲寧很早就開始在外工作,他當過校對員、統計員、圖書管理員、記者。他在《奧廖爾導報》社時認識一位名叫瓦里婭·帕先科的女孩,相戀兩年,最後因女方家長的反對而分手,蒲寧在心靈造成不小的創傷,他的小說大多是悲劇結局。 他曾受教於列夫·托爾斯泰、契訶夫、高
作者生平不詳
 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第三代羅素伯爵(英語: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3rd Earl Russell,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OM,FRS,英國哲學家、數學家和邏輯學家,致力於哲學的大眾化、普及化。 在數學哲學上採取弗雷格的邏輯主義立場,認為數學可以化約到邏輯,哲學可以像邏輯一樣形式系統化,主張邏輯原子論。 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西歐思想,言論自由最勇敢的君子,卓越的活力,勇氣,智慧與感受性,代表了諾貝爾獎的原意和精神」。 1921年羅素曾於中國講學,對中國學術界有相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