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列表


杜斯妥也夫斯基出生於莫斯科一個貧窮的家庭,在七個孩子中排名老二。他的父親是一名退休軍醫和徹徹底底的酒鬼,工作於莫斯科的Mariinsky窮人醫院。父親工作的醫院地處莫斯科的荒郊野嶺,犯人公墓、精神病院和孤兒院便是僅有地標式建築。這些景象給年紀尚小的杜斯妥也夫斯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窮困者的憐憫深深刺痛著他的心靈。雖然父母不允許,年輕的杜斯妥也夫斯基還是喜歡去醫院花園走走,看看那些曬太陽的病人,聽他們講故事。 坊間流傳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父親對待孩子很粗暴,比如他要求自己的孩子在他上班回來打盹時輪流替他驅趕蒼蠅,而且必須保持絕對安靜。然而為杜斯妥也夫斯基寫傳記的作家Joseph Frank卻認為《卡拉馬助夫
赫爾曼·黑塞、或譯作赫曼·赫賽(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國詩人、小說家。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為題材,表現對過去時代的留戀,也反映了同時期人們的一些絕望心情。「黑塞的作品不以情節曲折取勝,而是以展現內心衝突撼人。黑塞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影響頗深,自己親受治療,他爐火純青地以剖白、夢境、幻想、隱喻、象徵、意識流各種技巧來凸現人的內心世界,令人擊節嘆賞。黑赫一生勤奮,重要作品有《車輪下》、《荒原狼》、《玻璃珠遊戲》、《德米安》、《流浪者之歌》、《知識與愛》、《東方之旅》,以及《詩歌集》、《回憶錄》等。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別號飛熊。商朝末年人。 其先祖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從其封姓,故以呂為氏。出生地主要有東海說和河內說。《孟子》的《離婁上》和《盡心上》兩章都提到姜子牙「居東海之濱」;《呂氏春秋·首時》也說,「太公望,東夷之士也」;《史記·齊太公世家》也說他是「東海上人「。但這些說法都很籠統含糊。晉代張華《博物誌》說得較為明確:「海曲城有東呂鄉東呂里,太公望所出也」;《水經注·齊乘》也說,「莒州東百六十里有東呂鄉,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 姜子牙后輔佐了西周王,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西周初年,被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號文忠,吉州廬陵(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官拜樞密副使、副宰相,曾推動慶曆新政政治改革,文學上為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一,領導北宋的古文運動,作品受推崇為古文典範,受中、日兩國傳誦,詩歌風格平易清新,為宋詩奠下基礎,其辭賦創立文賦的新體裁,使中國辭賦有柳暗花明的新發展,所著兩部史書《新唐書》及《新五代史》列入廿四部正史之中,所定家譜格式為後世歷代沿用,經學上開創宋人直接解經、不依註疏的新風氣,易學上打破易傳的權威地位,在中國金石學、詩話及花譜撰作三方面,都是開山始祖,政治上文化上,皆屬當世最高領袖之一,在文學、史學、經學,俱
The 曾樸 needed to edit. and we will make up for more information soon.
 李漁(1610年-1680年),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曾經評定《四大奇書》,李漁祖籍浙江省蘭溪縣(今浙江省蘭谿市)夏李村,後來祖父隨「蘭溪幫」到了江蘇如皋做種藥材生意。李漁的童年、少年是在如皋度過的,後來又娶妻生女,前後在如皋生活23年,中年之後又在南京生活了14年,之後在杭州生活。
史蒂芬·愛德溫·金(Stephen Edwin King,1947年9月21日-),是一位作品多產、屢獲獎項的美國暢銷書作家,編寫過劇本、專欄評論,曾擔任電影導演、製片人以及演員。 史蒂芬·金作品銷售超過3億5000萬冊,以恐怖小說著稱,活脫脫概括了此一類別的整個發展沿革。他的作品還包括科幻小說、奇幻小說、短篇小說、非小說、影視劇本及舞台劇劇本。大多數的作品都曾被改編到其它媒體,像是電影、電視影集和漫畫書上。他同時以筆名理察·巴克曼(Richard Bachman)寫作,也曾以筆名約翰·史懷森(John Swithen)發表過一篇短篇小說。他在2003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終身成就獎。 1973年是史
李延壽在貞觀年間,累次補官為太子典膳丞、崇文館學士,曾經接受詔命與著作佐郎敬播一起編修五代的史書,又參與編撰《晉書》,不久轉任御史台主簿、兼直國史。李延壽曾經撰寫《太宗政典》上表進獻,歷任符璽郎,兼任編修唐朝的國史,不久後就去世。調露年間,唐高宗曾觀看李延壽所撰《太宗政典》,長久的讚美,下令將此書收藏於祕閣,賜予李延壽家裡絲帛五十段。李延壽又曾修改補充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及北魏、北齊、北周、隋朝八代的歷史,稱之為《南史》、《北史》,非常流行於世。武德之後,鄧世隆、顧胤、李延壽、李仁實等人先後編撰唐朝的國史,很為當時所稱。  
 生於波爾多附近的佩里戈爾(現在的多爾多涅省),為家中長子。家族為殷實商人,從事魚、酒的國際貿易。家中信奉天主教,蒙田一生堅持舊教信仰,但有幾個弟 妹後改奉新教。其父在義大利當過兵,吸收了一些新穎的教育思想。六歲以前寄宿在農村家庭,以農民夫婦為教父母,並由只說拉丁文的老師教導,因此以拉丁文為 母語。少年時代,在吉耶訥學院(Collège de Guyenne)習希臘文、法文、修辭術,因拉丁語流利,多在拉丁劇中擔任主角;後來到土魯斯(一說巴黎)習法律。 1557年起在波爾多 最高法院(Parlement de Bordeaux)任職,並認識博埃希(Étienne de la Boétie),成為莫逆
作者生平不詳  關於谷月社 自小愛讀雜書,高中以後也曾嚐試寫幾個短篇。偶有佳作。 但因作品不多,又不喜歡面對出版社對待新人的慣有奚落,所以從沒有真正將作品交付他人出版。 二十年間,因生活中有許多動盪,以至於許多舊年手稿散落無蹤。對於一個用過心血寫作並有不俗成果的人而言,遺失作品可謂人生之一痛矣。 因此,自接觸電腦之後,對於電腦神奇的運算與存取功能懷有極高寄望。並私下期望有朝一日可以透過數位科技建立一個線上出版社,以數位平台發行作品,除具有保存作品的基本功能外,也能在分享中取得若干讀者的回響,從而使創作更具動力。 不過,要實現建立自有數位出版平台,顯然還缺少一些條件,最主要有三不足。 一,作品數量不足:

 尹湛納希是蒙古族小說家。乳名哈斯朝魯,漢名寶衡山﹐字潤亭。內蒙古卓索圖盟土默特右旗人,成吉思汗第28代孫。其父是一位愛國將領和古籍收藏家﹑歷史學者。 尹湛納希自幼從塾師學會了蒙、漢、滿、藏文字,對蒙、漢古典文學造詣頗深,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擅長丹青。他一生未出仕,青年時代常以文會友,飲酒賦詩,談古論今。遊歷過內蒙古部分盟旗和國內一些名勝古蹟,結識不少學者名流,這對他增長閱歷,開拓視野,積累創作經驗,起了積極的作用。是今天遼寧朝陽北票下府人。
未詳
孫臏,生卒年不詳,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孫臏原名不詳,因受過臏刑故名孫臏。 孫臏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陽谷縣阿城鎮、菏澤市鄄城縣北一帶),是孫武的後代。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明末清初有以孫臏、龐涓生平為原型的歷史小說《孫龐鬥志演義》,使孫龐鬥智的故事廣為流傳。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家世出身 孫臏的先祖是陳國公子陳完,
瑪格麗特·曼納林·米契爾(Margaret Munnerlyn Mitchell,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生於美國亞特蘭大,美國文學家,世界文學名著《亂世佳人》的作者。 亂世佳人至今仍為最暢銷的小說之一,至今已發行了三千多萬冊,尤其改編的電影於1939年上映,成為好萊塢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還得到十座奧斯卡的殊榮。
作者生平不詳 關於谷月社 自小愛讀雜書,高中以後也曾嚐試寫幾個短篇。偶有佳作。 但因作品不多,又不喜歡面對出版社對待新人的慣有奚落,所以從沒有真正將作品交付他人出版。 二十年間,因生活中有許多動盪,以至於許多舊年手稿散落無蹤。對於一個用過心血寫作並有不俗成果的人而言,遺失作品可謂人生之一痛矣。 因此,自接觸電腦之後,對於電腦神奇的運算與存取功能懷有極高寄望。並私下期望有朝一日可以透過數位科技建立一個線上出版社,以數位平台發行作品,除具有保存作品的基本功能外,也能在分享中取得若干讀者的回響,從而使創作更具動力。 不過,要實現建立自有數位出版平台,顯然還缺少一些條件,最主要有三不足。 一,作品數量不足:自
姚思廉(557年-637年),字簡之,一說原名簡,字思廉,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唐朝初期史學家。其父姚察,在南陳時任吏部尚書,著陳梁二史,未成。他自幼習史,後曾任隋朝代王楊侑侍讀。唐朝李淵稱帝後,為李世民秦王府文學館學士。自玄武門之變,進任太子洗馬。貞觀初年,又任著作郎,「十八學士」之一。官至散騎常侍,受命與魏徵同修梁陳二史。貞觀十年(636年),成《梁書》(50卷)《陳書》(30卷),為二十四史之一。又著有《文思博要》,已佚。
方汝浩生平爲人知,現僅知道,他號清溪道人,也稱清心道人,還寫過一部以酒色財氣爲神魔的《掃魅敦倫東度記》。其鄉貫說法不一。孫楷第先生據日本日光晃山慈眼堂藏明本「囗水方汝浩清溪道人」題識,謂爲洛陽人。戴不凡疑「囗水」系誤,且交友中有「古吳」爽閣主人,評閱人有「西湖漁叟」,疑其爲浙江人。譚正璧以洛陽爲其原籍,杭州爲居所,也成一說。關於谷月社 自小愛讀雜書,高中以後也曾嚐試寫幾個短篇。偶有佳作。 但因作品不多,又不喜歡面對出版社對待新人的慣有奚落,所以從沒有真正將作品交付他人出版。 二十年間,因生活中有許多動盪,以至於許多舊年手稿散落無蹤。對於一個用過心血寫作並有不俗成果的人而言,遺失作品可謂人生之一痛矣。 因
墨子(生卒年不詳) ,名翟(ㄉㄧˊ),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 ,一說滕國人 。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 ,生前擔任宋國大夫。 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裡氏之墨、
自小愛讀雜書,高中以後也曾嚐試寫幾個短篇。偶有佳作。 但因作品不多,又不喜歡面對出版社對待新人的慣有奚落,所以從沒有真正將作品交付他人出版。 二十年間,因生活中有許多動盪,以至於許多舊年手稿散落無蹤。對於一個用過心血寫作並有不俗成果的人而言,遺失作品可謂人生之一痛矣。 因此,自接觸電腦之後,對於電腦神奇的運算與存取功能懷有極高寄望。並私下期望有朝一日可以透過數位科技建立一個線上出版社,以數位平台發行作品,除具有保存作品的基本功能外,也能在分享中取得若干讀者的回響,從而使創作更具動力。 不過,要實現建立自有數位出版平台,顯然還缺少一些條件,最主要有三不足。 一,作品數量不足:自己發行三、五部作品,實在算不
  凡勃倫是對傳統經濟學理論最尖銳、最詼諧的批判者之一。他對傳統理論的批判及其本人對經濟學的積極貢獻,都強調了社會制度對個體行為的影響。此外,凡勃倫將個體行為看成是習慣、嫉妒以及其他心理特性所激發的結果,而不是受理性與利己主義的驅動。凡勃倫運用這些行為特性來詮釋經濟所經歷的規律性變化。   凡勃倫1857年生於威斯康星州的一個挪威移民家庭的小農場。他生長在威斯康星州與明尼蘇達州的鄉村。他的父母重視教育,鞭策孩子們出人頭地和不斷接受更高的教育。在卡爾頓學院,凡勃倫跟隨約翰·貝茨·克拉克學習經濟學,克拉克最先闡明了收入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參見克拉克)。接著凡勃倫又到約翰斯·霍普金斯學院師從查爾斯·皮爾斯

 孔憲易認為孟元老原名孟鉞,是孟昌齡的第四子,自幼隨父宦遊南北。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隨父到東京。靖康之難次年南下,孟元老避地江左。紹興十七年(1147年)撰成《東京夢華錄》。
關於作者 楊爾曾[明](約公元一六一二年前後在世),字聖魯,號雉衡山人,又號夷白主人,錢塘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神宗萬曆四十年前後在世。好編刊通俗書籍;編有小說《東西晉演義》十二卷五十回,《韓湘子全傳》三十回;《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刊有《海內奇觀》、《圖繪宗彝》等,頗見流行。
生平不詳
 干寶(286-336年),字令升,新蔡(今屬河南)人。東晉時期的史學家、文學家、志怪小說的創始人。 其先新蔡人。祖父干統,三國時為東吳奮武將軍都亭(今湖北恩施)侯;父干瑩,曾仕吳,任立節都尉,遷居海鹽,博覽群書,晉元帝時召為佐著作郎,「以家貧,求補山陰令,遷始安太守。」曾參與鎮壓荊湘流民起義(杜弢之亂),賜爵關內侯。後王導提拔為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
沈從文(1902-1988),中國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煥,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鳳凰縣人,祖母劉氏是苗族,其母黃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漢族。因此,沈從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個民族的任何一個,但沈從文本人卻更熱愛苗族,他的文學作品中有許多對於苗族風情的描述。 沈從文是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撰寫出版了《長河》、《邊城》等小說,1931年-1933年在青島大學任教。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1988
尉繚在戰國時期有兩人,其中一人為魏惠王時期的隱士,另外一人是秦王政時期的國尉魏繚。因同在戰國,容易混淆。尉繚在史書所提及的一般指魏繚。 魏繚生卒年不詳,戰國兵家人物。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人。原姓魏,名繚,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遊說,被任為國尉后,改稱尉繚。 他為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主張『並兼廣大,以一其制度』。相傳尉繚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賞識之初曾經認定嬴政的面相剛烈,有求於人時可以虛心誠懇,一但被冒犯時卻會變得極之殘暴,對敵人也毫不手軟。尉繚認為這樣的嬴政欠缺照顧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嘗試逃離嬴政為他安排的住處。 兵書《尉繚子》作者存疑: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
1885年,德齡出生於武昌,在兄妹五人中排行第三,在荊州、沙市長大。其父裕庚為外交官,1895年,任出使日本特命全權大臣三年,後又任駐法公使6年;母親是法國人。德齡隨父在日本、法國生活六年,不但會外語,還具有開闊的視野和淵博的學識,精通各國國情,曾是現代舞蹈大師鄧肯的弟子。1907年5月21日,德齡與美國駐滬領事館副領事迪厄斯·懷特結婚。1915年,隨夫赴美。 在美開始用英文撰寫回憶錄和紀實文學作品,披露了許多慈禧及清宮的生活情景和晚清政局見聞,都是第一手資料,很受西方讀者歡迎(但亦有批評稱德齡所著謬誤頗多,如把將珍妃推入井中之事歸罪於李連英而非崔玉貴),也具有豐富的歷史價值。著作被顧秋心、秦瘦鷗等譯為
勒內·笛卡兒(法語:René Descartes,也譯作笛卡爾;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法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他是二元論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譯為「思考是唯一確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是西方現代哲學的奠基人。他的哲學思想深深影響了之後的幾代歐洲人,開拓了歐陸理性主義哲學。
傑羅姆·大衛·沙林格(英語:Jerome David J. D. Salinger,1919年1月1日-2010年1月27日),生於美國紐約,猶太人,美國文學家,世界文學名著《麥田捕手》的作者。 沙林傑出生於紐約的一個猶太富商家庭,他在15歲時就被父親送到賓夕法尼亞州的一所軍事學校。1936年沙林傑從軍事學校畢業,然後進入紐約大學主修特殊教育,但沒多久又放棄離校,1937年被做火腿進口生意的父親送到奧地利維也納學做肉品生意,在納粹統治奧地利前離開。後來又到哥倫比亞大學一般學習學院念夜間部寫作課程,作品得到教授稱讚但未取得學位。沙林傑在紐約的時候就開始向雜誌投稿,其中大部分都是為了賺錢,但也不乏一些好文章
馮夢龍少時有才情,「酷愛李氏(李卓吾)之學,奉為蓍蔡」。博學多聞,廣為同輩所欽服。為人曠達,不拘一格。曾與文震孟、姚希孟、錢謙益等名人結社作文。屢考科舉不中,落魄奔走,以坐館教書為生。 馮夢龍的文學成就主要體現在通俗文學上,他的作品反映了明朝市井黎民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觀念,同時也反映了明朝末年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反抗封建禮教和追求個性解放的色彩。 馮夢龍的作品對於女性飽含同情和讚美,有早期女性解放意識,如:杜十娘、趙京娘、白娘子、周勝仙、璩秀秀、張淑兒,這些他作品中女性都閃爍著人性的光芒,表現了對女性的理解和尊重。 天啟六年(1626年),魏忠賢黨逮捕周順昌,馮夢龍也在被迫害之列。馮夢龍發憤著書,完成《喻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