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 呂氏春秋
版本 -
中文書
刊號 -
YLUKYKDBRXB
發行 -
2015-05-27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1] 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貫穿全書始終,融合各家學說。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一統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並在統一中國後不久焚書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2]
《呂氏春秋》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注重博采眾家學說,以道家思想為主體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兵農諸家學說而貫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屬於道家。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高誘說《呂氏春秋》「此書所尚,以道德為標的,以無為為綱紀」,這說明最早的註釋者早已點明《呂氏春秋》以道家為主導思想之特徵。胡適先生在其《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中說:「雜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雜家的新名。漢以前的道家可叫做雜家,秦以後的雜家應叫做道家。研究先秦漢之間的思想史的人,不可不認清這一件重要事實。」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稱之為《呂氏春秋》。
編修發行 by 谷月社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