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兵法 注、譯、分析
兵法叢刊,戰場商場的制勝寶典

by


關於 - 孫臏兵法 注、譯、分析
版本 - 中文書
刊號 - Y8HSZ57CCSN
發行 -

概述

《孫臏兵法》傳為戰國時代孫臏所作,但該書已失傳多時。

1974年6月7日,考古工作者在山東省臨沂銀雀山發掘西漢前期的兩座墓葬中,發現了已經失傳多年的《孫臏兵法》竹簡。

《孫臏兵法》雖然能夠重新出土,卻因在墓地中遭受達兩千多年的水土浸漬,致使嚴重缺漏,難以完整窺探。

不過,經過專家用心整理,在缺陷中,《孫臏兵法》仍舊有其高度的價值,透過《孫臏兵法》,讀者仍可以深度掌握孫臏的兵法要略,以及體會這一位傑出將領的實戰經驗。
 

思想

縱觀《孫臏兵法》十六篇,在繼承孫、吳軍事思想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

首先,孫臏在《威王問》中闡述了戰爭是政治鬥爭工具的戰爭觀。

他明確地說,戰爭不是什麼別的,而是先王傳佈道,即政治的工具。先王不是不想要責仁義,式禮樂,垂衣裳,以禁爭奪,為社會創造和平的生活環境,但是,依靠空口說教辦不到,所以才舉兵繩之,用戰爭的手段禁止爭奪。然而,戰爭 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並不是可以經常使用的。戰勝固然可以存亡國,繼絕世,而一旦戰敗,則會削地而危社稷。所以,對待戰爭不可不察,要慎之又慎。喜好戰爭的國家一定滅亡,貪圖勝利的人一定受辱。孫臏的這種戰爭觀顯然比《司馬法》所說的以戰止戰的思想更加深刻。

戰爭作為布道的手段,進行戰爭一定要合於義,戰而無義,天下無能固且強者。經濟是戰爭的基礎,只要有充足的物質準備,小城照樣能鞏固堅守。在《強兵》篇,孫臏又進一步提出,要想強兵,當務之急在於富國,明確揭示了戰爭對於經濟的依賴關係,在理論上發展了孫武所提出的因糧於敵,取用於國的論題。

其次,發展了孫武任勢的軍事理論,明確提出了因勢而利導之的作戰原則。《呂氏春秋·不二篇》說:孫臏貴勢,這指明了孫臏兵法的特點。勢是戰爭態勢,是敵我雙方軍事實力(包括兵力、武器裝備、軍事物資等)的佈局。孫武早在十三篇中就提出了任勢,即駕馭戰爭態勢的思想。孫臏則在任勢的基礎上,提出創造和爭取有利作戰態勢的各種原則。他在《威王問》中說:勢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而士的斗都應當在創造優勢的條件下進行。

編修發行 by 谷月社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