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 小五義
版本 -
中文書
刊號 -
FCCQ96U8ZU2
發行 -
2015-05-11
《小五義》的中心人物已由《三俠五義》中的包公轉為包公門生顏查散,而重要的俠義人物,除了前輩「七俠五義」之外,增加了幾個晚輩義士,即鑽天鼠盧方之子粉面子都盧珍、徹地鼠韓彰義子霹靂鬼韓天錦、穿山鼠徐慶之子山西雁徐良、錦毛鼠白玉堂之侄小專諸白芸生,這四個小義士加上《三俠五義》中原有的人物小義士艾虎,便是「小五義」。《小五義》並不是緊接著《三俠五義》的結尾續寫的,它實際上是從《三俠五義》一百回後開始寫起,部分內容與前書重出。小說以襄陽王趙玨圖謀叛亂為線索,歷敘顏查散奉旨巡按襄陽,大印被盜;白玉堂墜銅網而死;眾俠義雲集襄陽,蔣平找回大印;智化用計,裡應外合,收降襄陽王黨羽鍾雄;破銅網時,顏查散被沈中元劫持,眾義士分頭尋找,沿路行俠仗義;「小五義」不期而遇,結拜為兄弟;繼而沈中元歸附顏查散;眾義士參悟陣圖,分工破陣,錦毛鼠白玉堂不幸誤落銅網。故事至此戛然而止,留下無盡懸念,待《續小五義》敘說。
《小五義》中,中心人物顏查散的作用被淡化,公案故事也所剩無幾,俠義群雄成為書中的實際主角,俠義故事更加光燦耀目。雖然這俠義之中包含了更多替天行道、為王前驅的意思,卻也不乏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成分。這些俠義英雄輪番出場,個性各異,形象鮮明,尤其是小義士們充滿活力,洋溢出清新的青春氣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說繼承了民間說唱藝術的優良傳統,語言淺近親切,敘事生動傳神,人物對話口吻畢肖,如見其人。
胡適序裡寫道:後來光緒庚寅(一八九零)北京文光樓續刻《小五義》及《續小五義》,序中說有「友人與石玉昆門徒素相往來……將石先生原稿攜來」這話大概不可相信。《三俠五義》的末尾有續集的要目,其中不提及徐良,提柳龍、丁蛟、丁鳳,而《小五義》以下,徐良為最重要的人,這是一可疑;《三俠五義》已寫到軍山的聚義,而《小五義》仍從顏按院上任敘起,重述至四十一回之多,情節多與前書不同,文章又遠不如前集,這是二可疑;《小五義》中,沈仲元架走顏按院一件事是最重要的關鍵,然而前集百零六回敘鄧車行刺的事並無氣走沈仲元的話,末尾的要目預告裏也並沒有沈仲元架跑顏按院的話,這是三可疑;《三俠五義》末尾預告續集「也有不足百回」,而《小五義》與《續小五義》共有二百幾十回,這是四可疑。從文章上看來,《三俠五義》與《小五義》決不是一個人做的,所以《〈小五義〉序》裡的話是不可靠的,然而《〈小五義〉序》卻使我們得一個消息: 大概石玉昆此時(一八九零)已死了,他若不曾死,文光樓主人決不敢扯這個大謊。
魯迅先生他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序( 文光樓主人的《小五義序》,筆者注) 雖雲二書( 《小五義》、《續小五義》,筆者注) 皆石玉昆舊本,而較之上部( 《三俠五義》,筆者注) ,則中部荒率殊甚,入下又稍細,因疑草創或出一人,潤色則由眾手,其伎倆有工拙,故正續遂差異也。魯迅在下這個結論時很是慎重的,而且對「草創或出一人,潤色則由眾手」這一結論說得不肯定,前面一「疑」字說明這只是一個設想,有待進一步證實。 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文光樓主人石鐸的《小五義序》是否可靠。為了論述的方便,先摘引其部分序文:《小五義》一書,何為而刻也? 只以採訪《龍圖閣公案》底稿,歷數年之久,未曾到手。適有友人與石玉昆門徒素相往來,偶在鋪中閒談,言及此書,余即托之搜尋,友人去不多日,即將石先生原稿攜來,共三百餘回,計七八十本,三千多篇,分上、中、下三部,總名《忠烈俠義傳》。原無大、小之說,因上部《三俠五義》為創始之人,故謂之「大五義」,中、下二部五義,即其後人出世,故謂之《小五義》。余翻閱一遍,前後一氣,脈絡貫通,與坊刻前部略有異同。這段話並非全真,也並非全假,要具體分析。文光樓主人「不惜重金,購求到手」《小五義》、《續小五義》這件事當不會有假,而且他購求到手的是說書藝人演出的記錄稿,結合具體作品的形態來看,也屬可信。但問題在於其所購文稿是不是石玉昆的原稿,他所購到的前部與已刊刻的《三俠五義》是否僅僅「略有異同」,其所購書稿是否根本沒有所謂前部,而只有《小五義》、《續小五義》兩種。筆者的看法是文光樓主人石鐸購到的只有《小五義》、《續小五義》兩部書,出於商業上的考慮,他借用著名藝人石玉昆的名號,其所購之書並非石玉昆原稿。
編修發行 by 谷月社電子書